發(fā)布時間:2012-10-23 11:58:17
沉淀是溶液中的溶質由液相變成固相析出的過程,主要是為了通過沉淀達到濃縮的目的,或通過沉淀除去非必要的成分;其次將已純化的產物轉為固體便于保存。
沉淀法是根據生物發(fā)酵消泡劑的發(fā)酵產物在等電點時,或在一定濃度的有機溶劑、中性鹽類或有機沉淀劑中溶解度降低而析出沉淀,或生物發(fā)酵用消泡劑的發(fā)酵產物與一些酸、堿、鹽類等形成不溶性鹽類或復合物而析出沉淀的原理,從而達到分離提取的目的。
1、等電點沉淀法
有些生物發(fā)酵消泡劑發(fā)酵產物例如酶、氨基酸和某些抗菌素具有兩性電離的性質,隨著溶液PH值的不同,酸堿極性基團例如氨基酸的氨基與羧基進行著不同程度的解離,從而使整個分子帶有正電荷或負電荷,只有當溶液的PH值達到一定值時整個分子所帶的正負電荷等,靜電荷等于零,形成偶極離子,這時由于分子之間的相互撞擊,通過靜電引力的作用結合成較大的聚合體而沉淀析出,此時的PH值稱為該分子的等電點。因而在等電點時這些生物發(fā)酵用消泡劑發(fā)酵產物的溶解度最小。用等電點法提取發(fā)酵產物就是根據這一性質。
由于各種蛋白質分子內部所含堿性氨基酸和酸性氨基酸的數(shù)目不同,各種蛋白質的等電點有差別。凡是堿性氨基酸含量多的蛋白質,等電點偏堿性;凡是酸性氨基酸含量多的蛋白質,等電點偏酸性。因為羧基解離度大于氨基解離度,所以,大多數(shù)蛋白質的等電點PI<7.0而接近5.0。同樣氨基酸分子上所含氨基、羧基等極性基團的數(shù)目以及各種基團的解離程度不同,也有各自的等電點。酸性氨基酸的等電點偏酸性,堿性氨基酸的等電點偏堿性而中性氨基酸中ɑ-羧基的電離比ɑ-氨基容易,等電點也偏酸性,一般pl為6.0左右。
2、不溶性鹽沉淀法
某些生物發(fā)酵消泡劑的代謝產物在一定的pH值下,能與酸堿或金屬離子、表面活性劑等形成不溶性鹽而沉淀析出,再用適當?shù)姆椒ㄊ箯秃衔锶芙膺_到分離提取的目的,已用于工業(yè)生產的有單寧沉淀提取酶、鋅鹽法提取谷氨酸、鈣鹽法提取檸檬酸和鹽酸鹽法提取四環(huán)素等等。
3、有機溶劑沉淀法
近來的研究有所發(fā)展,有機溶劑可能破壞蛋白質的某種鍵如氫鍵,使其空間結構發(fā)生某種程度的變形,使一些原來包在內部的疏水基因暴露于表面,與有機溶劑的疏水基園結合,形成疏水層,從而使蛋白質沉淀。當?shù)鞍踪|的空間結構發(fā)生變形超過一定程度,就會導致完全的變性。
有機溶劑的選擇首先是能和水混溶。只有選用合適的有機溶劑,注意調整樣品的濃度、溫度、生物發(fā)酵消泡劑、pH值和離子強度,使這些因子綜合地發(fā)揮作用,才能獲得較好的提取效果。
4、鹽析法
鹽析法又稱中性鹽沉淀法,是酶和蛋白質提純工作中使用較早的方法之一,要使酶蛋白沉淀,就必須破壞其水膜,中和其電荷。由于中性鹽的親水性大于酶蛋白的親水性,當加入大量中性鹽時,它們能奪去酶蛋白表面的電荷,又使酶蛋白表面的電荷被中和,而使沉淀析出。
由于各種酶蛋白顆粒的大小及親水程度的不同,使各種酶在同一中性鹽中的溶解度也有差別,因而所需中性鹽的濃度也不一樣。
鹽析時,在酶穩(wěn)定的前提下,使pH值盡可能接近等電點。溫度方面,除考慮對熱特別敏感的酶宜維持低溫外,一般可以不要降低溫度。
有時為了純化目的酶,還可以考慮采用分級鹽析技術,分級鹽析分離的可能性由各種酶的鹽析曲線決定。
本文參考《發(fā)酵微生物學》一書。
常見問題
相關鏈接